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2011年,为改善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健康水平,教育部会同财政部等15个部门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五年来,营养改善计划从最贫困、最偏远地区做起,目前进展怎样?教育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在今天召开的发布会上表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学生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增长明显,高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增长速度。但与此同时,计划在资金使用、食品采购和营养保障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中午一点半,正是乌鲁木齐第66中学的午餐时间。食堂里内初班学生桌上的菜品越来越丰富了。有同学说:“我感觉伙食越来越好了。虾之类的,还有素菜都是我最喜欢的。”
乌鲁木齐第66中学校长助理罗红梅介绍说:“我们把营养餐的标准全部纳入到内初班的伙食标准里,质量在原有水平上又进行了提高。因为孩子正在长身体的阶段,我们又加餐,学校给他们做面包、饼子,还购买水果。”
记者从30号教育部召开的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中央财政为699个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县(含19个团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4元(800元/年)。从2011年至今,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591亿元,用于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计划到2017年,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秀超表示,目前,已经有29个省份的13.7万所学校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超过3360万。也就是说,每天有超过1/2的义务教育学校为学生提供营养餐。
从2012年秋季开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组织各试点省、地、县疾控中心每年开展一次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监测显示,通过实施该计划,试点地区学生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增长明显,高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增长速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晓锋指出,身高和体重是反映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2015年,男、女生各年龄段的平均身高要比2012年高1.2cm-1.4cm,各年龄段男女生的平均体重多0.7kg和0.8kg。
国际经验表明,学校供餐能提高学生的健康状况,改善出勤。梁晓锋表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试点地区学生的健康状况,减少了感冒等疾病的发生,提高了学生出勤率。2013年,34.5%的学生反映过去一年“基本没有”发生过感冒,高于2012年(22.3%)。学生缺课率为26.5/万人日,低于2012年的35.9/万人日,无论是事假缺勤率、还是病假缺勤率都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第三方评估机构表示,该计划在资金使用、食品采购和营养保障等方面存在不足。自2015年5月开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儿童中心启动“阳光校餐”数据平台,对营养餐计划的开展与落实进行监督。该中心主任杜智鑫介绍称,在试点学校中,钙不足、钠超标的情况非常普遍。10%左右的学校平均每餐钠的摄入量是国家推荐量的3倍以上。油盐过重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极大的负担,成年以后慢病的发生机率会大大提高。
据了解,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之初,确定了学校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和家庭托餐等三种模式。实践证明,学校食堂供餐是目前最受学生欢迎、较为安全有效的供餐模式。截至2016年6月,试点地区实行食堂供餐的学校比例达到74%。梁晓锋表示,这个比例仍然不足,下一步仍需要下大力气解决学校就餐条件差、食堂缺口大、供餐能力弱等问题。
此外,一些农村地方,支持学校营养改善计划的人员配备也显不足。有学校还反映,厨房里配上了现代化设备以后,在运营的过程中,维修维护工作也要靠老师。随时冰箱不制冷了、蒸车蒸不了饭了,老师也要来负责。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教育局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办公室负责人指出,以前都是按教学编制来配备的,现在实行营养改善计划以后,没有增加编制,教师的工作量增大。
国家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尽快落实组织领导机构和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认真落实营养改善计划相关制度措施,及时解决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