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大钟楼陪伴老合肥人走过了37年的时间,钟楼上的塔钟更是成了很多合肥人的第一块“表”。2003年,原先的机械钟被换成石英钟,而这一座石英钟,在走过了14年风风雨雨,经历了多次“失声”和“停摆”后,再一次停止了工作。这一次,已经2个多月了。
产权管理方给出的解释是,塔钟系统因时间太久配件损坏,而当初的厂家已不再生产,不过在与厂家沟通后,还是希望重新为这个钟生产配件,以便尽快把钟修好。目前,他们已发布塔钟维修招标公告,塔钟或能很快“上岗”。
大钟楼塔钟已停摆2个多月
家住徽州大道附近,每天清晨都要去环城公园晨练的李大爷,在途经大钟楼时,抬头望一眼大钟看看时间,已是养成多年的“习惯动作”。但是这两个多月,这一习惯被迫终止了。大钟楼塔钟时间定格在8时38分。已有2个多月了。
最早发现塔钟异常的是“守钟人”王耀。10月11日下午2时许,王耀发现塔钟倒转,经上报领导暂时将塔钟停摆。
“一开始很不适应,不过现在已经慢慢习惯了。”大钟楼附近一商户说,在过去的几年里,塔钟也曾遭遇数次故障,但每次很快就能恢复。这一次迟迟没有恢复,或许塔钟太老了,“真的走不动了”。
控制系统过时,零部件老化
王耀从小就住在大钟楼旁边,后来又成为了“守钟人”,对于塔钟的历史如数家珍。
大楼建成时,刚开始的大钟是机械报时,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每逢整点就会奏响《东方红》乐曲。虽然维护人员每天对时,但也免不了大钟四面时间各不同。随着当时大钟的厂家上海钟表厂不再生产相关零配件,2003年机械大钟被新的石英钟所取代,由山东烟台一厂家生产。这座石英钟一直使用到今天,已经工作了14年时间。
王耀参与了购买和安装的全过程,从那以后,他每天都维护大钟的程序,检查大钟的各个部件。但再好的维护也敌不过时间,包括这次故障在内的近年来几次故障,除了出于清洗大楼外立面原因外,主要故障原因都在于控制系统早已过时、设备老化所致。
不少老合肥人怀有“大钟情结”
合肥标志性建筑大钟楼的钟声早已融入老合肥人的记忆中。
一些生活在大钟楼附近的老人回忆,当年大钟楼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在周边一片低矮的建筑中无疑是科技和高度的代表,它准点播出的报时钟声整个老城区都可以清晰地听见。
大钟楼一度成了合肥标志性建筑,不仅大家来那里观赏,还成了合肥的名片,印在了地方粮票、香烟纸盒上,各种商品包装纸上也都出现过它的身影。
“希望早点能修好,留住一些城市的记忆。”大钟楼塔钟此次停摆,许多市民甚至为此拨打了市长热线“求修复”。“每天都有人来问,大钟怎么停了,什么时候能修好。”大钟楼的保安说,他们为此不厌其烦地解释,也希望塔钟能早日“上岗”。
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省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李云胜介绍,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标性建筑,它是城市形象的表达符号和名片,更是市民对于一个城市的精神寄托。而合肥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遗迹,读懂这些地标性建筑,是了解合肥,认识合肥的第一步。
已发布维修招标公告,或很快修复
对此,塔钟的产权管理单位中国电信合肥分公司综合管理部相关人士表示,他们非常理解市民的塔钟情结,也和许多市民一样,对塔钟感情很深,目前正在研究维修方案。
上述相关人士介绍,厂家已经停产了这一型号的塔钟的配件,但他们还是与厂家沟通,希望对方能重新为这个塔钟生产配件。“由于不是流水线生产了,所以等待的时间比较长。”
记者联系到大钟楼塔钟的厂家,一名王姓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应邀已来检查多次,目前也拿出了两套维修方案。“如果要换整套系统,配备一个备用的子钟控制,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小,还会增加报时、照明等功能,费用在10多万元。”这名工作人员说,产权方或是考虑到资金问题,已放弃这一方案,另外一种方案就是只更换故障配件,费用不到5万元。
近日,中国电信合肥分公司已发布大钟楼塔钟维修招标公告。烟台塔钟生产厂家表示,他们已经递交相关材料,确定中标后一旦收到通知,立即着手制造配件。“生产周期不会太长,半个月左右。”